第1385章 两极分化,曲线吊诡(2 / 3)

这好像不像他们想象那样的那样暑期档。

虽然他们只看了半个小时,但倒也不能说这部电影烂或者糟糕,只能说……他们在这个时间点,并不是想看这样一部作品,相比而言,他们宁愿去看一看无脑电影——

就大鼻龙那种,贼傻缺欢乐动作高能的!(大鼻龙:我敲你嘛!)

主要是这部电影的基调确实太悲怆了!

他们就是想乐一乐,约个会,打发时间……想要悠闲的度过90分钟或者120分钟。

可这部电影确实让人感到沉重。

其实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一个问题,所以吴孝祖才没有太过于在意这部戏的票房。

《活着》、《霸王别姬》、《辛德勒的名单》这些电影都是影史经典,但是依旧有人没有看过……或者不敢去看。

倒不是说烂。

就是觉得可能并不太适合所有人的喜好方式,甚至你也可以说,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些东西感兴趣。毕竟都市男女,节奏很快,哪怕是哭一场,都要是那种快放快收的……不该是这种让自己浮想联翩的内容。

这就像是年轻人喜欢吃甜食、辣及重口一样。

但是,当他们到了一定年龄,或者说经历、阅历增加之后,会发现自己竟然不再爱自己曾经喜欢吃的‘水煮肉片’、‘鱼香肉丝’而是爱上了小时候不爱吃的‘大白菜’……

很正常。

这才是正确的社会多极化取向。

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,这种情况其实并没什么问题。

总不能因为不喜欢严肃电影或者严肃文学就说低人一等……那是虚伪的精英主义作祟。

所以,对于影评人和电影人的看法和鼓动,吴孝祖并没有太在意。

虽然一些年轻人会下意识避开这样题材的作品,但是还是有人会去看……并且喜欢上这部戏。

这就足够了。

这个城市‘甲甴’一直存在,但是这样的戏可以让年轻人感受到家国情怀就足够了。

市面上,看着‘诡异多变’的《大佬》票房,许多影评人和电影人也都懵了。

这个……

正当他们感慨许多影迷有眼无珠的时候——却意外发现,不少大学生及成家立业的中年人对于这部戏很喜欢。

前者还好说,他们符合影评人认定的潜在观影群体。

可是后者就很诡异了——按理来说,成家立业的中年人并不是电影票房的主力军。

很多时候,一年时间,他们都不一定进多少次电影院。哪怕港人平均观影数量在全球一直遥遥领先也一样……

年轻人一直都是电影票房的主要贡献者,这也是所谓的一代版本一代神的原因!

有些时候,不是说创作者退不了,而是观影群体进步了。

这些中年人,

他们默默的走进戏院,默默的观看。

看完之后,可能会抽一支烟,然后继续去开计程车,或者继续去码头接货、去接孩子放学……

同时,不少老年人也纷纷走进戏院。

他们入场的原因和许多看到是黑白片选择离场的年轻人理由一样——这是一部黑白片!

你们的黑白其实是他们的青春。

这让吴孝祖都没想到。

所以就发现《大佬》的票房形成一种特别吊诡的曲线——没有大的涨幅,但也没有大的落幅。

整体保持了一个平缓的波动保持着进账。

当《大佬》票房破2000万的时候,晚于它上映的《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》已然破了3000万票房。

其他人看到这,全都摩拳擦掌。

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他们也不是没有遇到。

自然全都生出‘宜将剩勇追穷寇’的打算,趁